万斯彻底不装了,公然对中国改称呼,外交部直言令人“感到悲哀”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发表不当涉华言论,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万斯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言辞惊人。他称美国向“中国乡巴佬”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这种带有强烈贬义和歧视性的词汇,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乡巴佬”一词在英语语境中,通常指代教育水平低、以农业为生的底层群体,带有明显阶级歧视和历史包袱。
万斯此番言论,暗含对中国的多重偏见。一方面,将中国定位为“低端制造国”,完全无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如今,中国5G技术全球领先,高铁技术更是成为中国亮丽名片,出口多个国家,在人工智能、航天等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万斯延续“西方中心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无视中国独特的文明发展路径。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容置疑和诋毁的。
特朗普和万斯(资料图)
此言论一出,美国国内民众与媒体反应强烈。美国网友纷纷指责万斯用词粗鲁且无知,认为其言论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难堪。国际媒体也对万斯进行讽刺,指出其言行的不当之处。不少网友奉劝万斯到中国看看,亲身体验真实的中国。还有人讽刺万斯,他自己写的自传叫《乡下人的悲歌》,要说“乡巴佬”,他自己也难辞其咎。
从美国国内反应来看,万斯言论引发两极分化。部分受政客操弄、怀有偏见的人,因长期被灌输中国“抢走工作机会”等错误观念,对中国存在仇视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万斯言论。但主流媒体和理性民众则批评万斯“无视中国发展成就”。这表明美国国内对于中国的认知存在严重分歧,部分政客的错误言论不仅误导民众,也破坏了中美之间的正常交流与理解。
展开全文
特朗普(资料图)
4月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事作出回应。林剑表示,听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样无知又缺乏礼貌的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友好外交政策,作为礼仪之邦,始终欢迎各国人民前来交流访问。中国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众多发展成就,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2024年,外国游客入境人数显著增长,超1.3亿人次,相较于之前大幅提升,同比增长60.8%。这些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后,亲身感受到中国的科技魅力、社会安全、丰富美食以及民众的热情友好,他们的亲身体验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美国网红“甲亢哥”通过直播形式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让许多西方民众看到一个与西方媒体报道截然不同的中国,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中国还通过实施免签政策等措施,积极吸引外国游客,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以此打破西方围堵,重塑中国国际形象。
回顾万斯个人经历,他出身俄亥俄州普通工人家庭,凭借《乡下人的悲歌》一书成名。书中反映美国“红脖子”群体的生活困境,引发广泛共鸣。“红脖子”原指19世纪美国南方户外劳作的白人农民,后泛指美国无产阶级。他们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状况不好、思想保守,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群体。万斯本身也是红脖子出身,但如今他的言行却显示出试图与过去出身划清界限的态度。他从一个反映底层生活的作者,转变为发表歧视性言论的政客,这种转变令人深思。
万斯(资料图)
在当前美国社会背景下,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转型,大量工业转移海外,“铁锈带”地区众多像“红脖子”这样的工人失业,生活陷入困境,还长期遭受社会达尔文主义迫害。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制造业回流等政策理念,迎合了这部分群体的诉求,所以得到他们的支持。而万斯作为特朗普政府的副总统,本应致力于改善美国社会问题、推动中美正常交流合作,却发表如此不当言论,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反而进一步破坏中美关系,让美国在国际社会陷入更尴尬境地。
万斯的不当言论,如同一面镜子,照出部分西方精英的认知僵化与偏见。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外国游客在中国的亲身感受,如在重庆轻轨上惊叹“赛博朋克成真”,在西安城墙下体验“穿越千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独特文明魅力。西方媒体长期选择性报道中国,聚焦负面议题,美国政客故意抹黑中国形象,这些都无法阻挡世界对中国真实面貌的认识。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中国通过自身发展成就和积极开放态度,正在逐步打破西方的不实舆论,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万斯之流的错误言行,最终只会被历史证明是闹剧一场,而中国将继续坚定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